官方微信视频号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又分类为专用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
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加重视人机交互体验,用户和机器人之间的互动频繁,要求机器人具备高效的反馈速度,也对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感知、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5年来,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超25%,同时在产业链、产业环境等方面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10到15年,全球机器人平台产业格局将被重塑,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主导格局形成的重要力量。
未来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数量,或许将超过人类的数量,而且功能和形态也各异,如果没有配套的技术规范来约束机器人,机器人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其行业发展也会陷入混乱。因此,服务机器人行业对标准的需求显得急切又紧迫。
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差异在于非结构化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应对更多的复杂且动态的环境。这就要求它需要精进各种环境感知的能力、包括和各种智能设备的交互,比如机器人需要上下电梯,通知客人(座机、手机、智能音箱等),以及室外服务机器人还需要判断路况,这些与环境交互中的智能系统我们可以统称为环境智能。
机器人和环境之间如何通讯,如何更好的理解所处的环境,需要机器人厂家和相关行业一起努力,从而形成行业标准,为服务机器人修路架桥。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和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的实施载体,在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顶层规划下,已启动机器人智能化标准的研究工作。
为了规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由上电科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导参与的服务机器人标准GB/T 39785-2021《服务机器人机械安全评估与测试方法》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将成为我国机器人CR认证中服务机器人认证的重要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