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视频号
自3月上海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全城抗疫形势严峻,为更好切断传播源,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科技战“疫”也开启了新的征程。在这场科技战“疫”中,无人车、消毒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测温机器人、云端护理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 高效提供各类无接触服务,在遏制疫情蔓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方舱和各大社区核酸检测、诊断、消杀、转运和“最后1公里”配送压力。
不难发现,机器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然成为这场抗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上海市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作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机器人技术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的高地,始终践行着科技战“疫”的决心。
▍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让战“疫”更高效
将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医学检测应用场景相结合,破解医学检测领域痛点,是机器人在医疗应用场景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智慧医疗、数字医疗的重切入口。
今年1月份,研究院和上海宏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已发布。复合机器人采用底盘搭载轻型协作机械臂(由节卡机器人提供)的形式,凭借轻巧机身和灵活底盘,实现在实验室等狭窄区域内的自由移动作业,并配合智能冰箱、样本处理自动化模块、核酸提取仪等设备实现样本、试剂等物料的快速取放和移载,将大部分重复、易出错、易感染、高污染、劳动强度大的检测工作包揽在身。
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
同时具有360度旋转,导航定位、任务规划、视觉精准定位、全向安全避障等功能,同时配有激光雷达、超声波、安全触边、安全急停等多种保障方式。开创性地配置夹爪消毒装置,在作业过程中,随时实现自我清洁,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交叉污染。在科技战“疫”中,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使战“疫”更安全、高效。目前,此款机器人已经量产,并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近期将交付上海某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建筑机器人大有可为
此次疫情中,多个超大型方舱医院快速投建,当前上海已建成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用房100多个,每个方舱的建设时间平均仅有4天,加速建设的背后是5万多位建设者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付出,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除上海外,目前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有33家,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地市,其中建成20家,在建13家。
方舱医院建设和改造有四大难点:一是工期短、任务重,非常时期劳动力组织困难;二是多家施工单位协调量大,人员调度困难;三是施工材料购买困难,施工器材紧缺;四是施工条件差,建设及待改造的各个选址情况不一,施工难度大。如若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中能够使用建筑机器人,则可以解决大部分难点。
建筑机器人主要用在四个方面:设计、建造、破拆和运维。目前已经初步发展成了包括测绘机器人、砌墙机器人、预制板机器人、施工机器人、钢梁焊接机器人、混凝土喷射机器人、施工防护机器人、地面铺设机器人、装修机 人、巡检机器人等在内的庞大家族。
针对方舱医院建设和改造,可以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引入建筑机器人,如通过放样机器人进行建筑结构及分区放样,钢结构焊接机器人进行箱体、钢架部件、通风管等进行焊接,采用地面喷涂机器人进行方舱“三区两通道”标志线、床位线喷绘等等。
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中使用建筑机器人后,能够极大的解放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极大程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除了方舱医院的建设外,中国作为建筑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机器人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有望彻底改变建筑业的格局。
研究院将持续为建筑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赋能,让机器人技术能够更多地应用在建筑领域,助力智能建造,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贡献力量。目前与中建八局合作研发的行走式建筑3D打印机器人,已在中建八局投入使用。
▲ 3D打印机器人
除此之外,研究院在建筑行业已有的应用案例还包括:建筑画线机器人、外墙打磨机器人、PC预制机器人系统、钢筋绑扎机器人、三维真彩环境采集与建模系统等,并与方舱医院建设主力军中建八局长期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和优势,共同拓展合作领域,在建筑机器人领域不断深耕,敬请期待后续更多建筑机器人的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