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视频号
2021年已过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各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预报陆续出炉。
截至8月3日,媒体整理的50份业绩预报显示,有36家企业实现业绩同比上涨,其中有17家企业上半年有望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而在这当中,正业科技、秦川机床、大连重工、国机精工、天奇股份、福能东方、江特电机、双环传动业绩表现亮眼,其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215%、256.22%、285.92%、332%、562.02%、841.58%、6214.73%、9264.09%,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业务所占的比重都不算高。华东数控、达意隆、慈星股份、赛象科技等4家企业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不容忽视的是,ST林重、胜利精密、雷柏科技、爱仕达、利和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利下滑;ST沈机、哈工智能、ST森源、科陆电子面临业绩亏损的局面,其中科陆电子净利同比亏损幅度最大,达到1903.58%—1160.93%。
▍总体来看,机器人行业整体向好,下游订单量激增
汇川技术公告显示,由于新基建投资拉动、产线自动化率提升、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提高等原因,使得下游行业对产品需求较为旺盛,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均取得快速增长;新时达公告表示,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特别是机器人业务及电梯控制类业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中控技术公告表示,石化、化工等流程行业用户对自动化、数字化需求增长,使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业务保持增长趋势。
除了上述企业,在3C、PCB、新能源等下游行业自动化转型需求的带动下,弘讯科技、奥普特、正业科技、京山轻机、大族激光、伊之密、天奇股份、和而泰、山东威达等多家企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的订单增长。
其中,正业科技获得锂电检测自动化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 4.21 亿元;伊之密上半年获得订单饱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17 亿元,同比上升约 58.88%。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约为9.4亿元,创下单季营收的新高;哈工智能在今年上半年先后同蔚来、南宁宁达、吉利 PMA、宇通汽车等车企签订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订单,同广州利元亨签订了新能源电池相关产线的订单,承接了 lotus 项目的高端车的生产线订单,截至6月30日,哈工智能未确认收入在手订单(不含税)约为 21 亿元。
▍多家企业扩大产业链布局,一定程度上通过子公司业绩并表实现增长
天奇股份在2020年下半年将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此外,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钻业及赣州天奇锂致实业实现扩产能、降成本,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利润;东方精工子公司 Fosber 亚洲的高端瓦楞纸板线业务上半年收入利润再创历史最佳,同时,子公司百胜动力出口业务及内销收入均实现良好增长,尤其是大马力产品销售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歌尔股份持有的Kopin Corporation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
同时,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政府补贴,比如,昊志机电于2021年上半年期间累计获得各类政府补助项目资金约1372万元,其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452.12万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920万元;伊之密获得政府补助较去年有所增加,其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510万元,较去年同期 772 万元增加约 738 万元。山河智能预计政府补助对损益影响约为0.7亿元,发行 ABN 影响投资收益约为-0.3亿元。哈工智能则预计以政府补助为主体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归母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700万元,上年同期为1,725.76万元。
▍原材料上涨、汇率浮动等是净利润下滑最大影响因素
反观ST林重、胜利精密、雷柏科技、爱仕达、科陆电子、利和兴等企业净利润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国家政策、疫情因素、美元汇率以及原材料价格浮动等是业绩的最大影响因素。
胜利精密公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公司受汇率波动影响利润亏损约 9000万,以及因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增加。爱仕达指出,公司外销业务受美元汇率影响销售收入,毛利率水平降低。此外,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成本压力增加,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雷柏科技公告指出,当期政府补助有所减少,导致确认的其他收益同比上期减少330万元。
纵观整个机器人行业,自去年3月份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实现“触底反弹”,回暖速度显著。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创新高,同比增长19.1%;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16.97万台,同比增长10.84%。
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7.36万台,同比增长69.8%;2021H1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11.5万台,同比增长超60%,总体上看,绝大部分产品均迎来高增长,工业基本盘投资持续回升,对机器人的需求拉动效应明显。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底层技术的进步,核心部件的成熟,机器人在很多场景的ROI(投资回报率)已经到达临界点。
这一拐点的出现无疑使机器人行业备受资本追捧:据GGII最新发布的《2021 年二季度暨上半年机器人行业研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机器人赛道共发生了11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过亿元融资42起,总金额约为195亿元;融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域。
结合2021年上半年机器人概念股的50份业绩预报,「高工机器人」针对下半年的行业风向提出三大预测:
第一,上游零部件国产替代正当时
上半年机器人产业链整体呈现高增长态势,在原材料涨价、汇率变化、人工成本攀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链中下游订单的激增导致上游零部件供不应求,国外品牌供货期拉长,这给国产零部件带来了机遇,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家的零部件国产化速度加快。
一方面,机器人厂商在为下游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时,越来越需要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技术、产品等整体优势,加快响应速度,提升将行业空间转化为订单的能力;
另一方面,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不同场景的模块化、标准化需求也随之增加。机器人技术的平台、模块化、标准化也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前,我国减速器行业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场成长迅速。其中,以精密谐波减速器产品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总体供给量存在较大缺口,下游装备制造厂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国产替代正当时,如何把握“窗口期”,趁机出头,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需要应对的挑战绝不止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如何做好产品创新、成本管控、扩大市场占有率是长期攻坚的课题之一。从2020年下半年至今为止的时间区间内,大部分减速器厂商均专注于技术改造,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释放产能。
第二, 国产本体厂商供需矛盾转移
在机器人本体领域,2021上半年整体表现亮眼,但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产能与交付,订单的交付能力很大程度受限于供应链的产能。
埃夫特在6月的调研报告中指出,2021年公司供应链端存在例如芯片交期变长,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和供应链管理压力;同时由于国内机器人本体需求的快速增加,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也出现了整体产能不足的情况,带来短期的交付压力。
上半年凸显出来的供应链紧缺问题,一方面将进一步推动本体企业对国产核心零部件从小批量试用到规模应用的国产化进程。另一方面,或将在很大程度加剧机器人厂商的分化,能够掌控供应链话语权和抓住新一轮增量需求的厂商有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而“束手束脚”的厂商未来发展将被压制,甚至被淘汰出局。
另在受资本追捧的协作机器人领域,上半年国内协作机器人领域亿元级融资案例大幅增加,侧面反映企业市场化进程提速,协作机器人应用已从工业延伸至商业服务业领域。当前,国外品牌仍然强势占据整个赛道的头部位置,国产品牌呈现追赶态势。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在3C、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需求的带动下,移动机器人厂商针对特定行业推出的“行业专机”或解决方案正加速落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GGII数据显示,2021H1中国移动机器人销量2.88万台,同比增长67.93%。另外,随着移动机器人相关产业链的成熟以及终端对于ROI敏感度提升的倒逼,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第三,系统集成商进入产业发展“黄金期”
在疫情催化与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趋势的多重助推下,下游需求加速释放,以新能源、光伏、3C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进入扩产上升期,系统集成商进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头部系统集成商受益于下游需求带动提振自身业绩 。
当前,机器人在各行业领域的渗透率逐年提升,应用范围的广泛与工艺的变化导致长尾效应仍是未来系统集成的主要业态。现阶段中国机器人系统集成依然存在复制受限、工艺不熟、人才欠缺、重资金轻回报等痛点,随着数字化革命的加速推进,未来集成商在数字化工厂的承接与落地方面的能力将被更加重视。
针对于当下机器人集成商的“生存”现状,埃华路董事长黎广信认为,机器人系统集成要有长远战略、要专心专注、要有战略定力。差异化是机器人集成商要摆脱价格竞争关键,非标的标准化是控制成本的窍门。“企业要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强大的创造力,多元化的收入流,机器人应用需要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